

|
近年来,眉山市东坡区充分发挥教育在扶贫脱贫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作用,精确瞄准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重点落实“四个突出”,聚力打好教育扶贫教育脱贫“组合拳”,有效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着力保障贫困家庭孩子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一是突出应助尽助,落实各项教育资助。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义务教育有保障”,加强教育资助救助,近三年,资助贫困学生4.5余万人次,发放补助资金、减免相关费用共计5242余万元;在此基础上,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实施免除校服费、学平险、教辅资料费、牛奶费和补助生活费为主要内容的深度帮扶,资助5271人次,资助金额达572.3万元。评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6所,实施中心城区普惠制幼儿园入学补助政策,按每人每学期1000元标准,发放补助94.6万元。从2018年起,启动实施高考、中考考生食宿行免费政策,减轻农村学生备考负担。
二是突出控辍保学,夯实控辍保学责任制。加强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重点群体的监控,落实辍学学生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制度。关爱支持特殊教育,编制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落案“一人一案”通过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和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2016年以来,确保了1100名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构建数据、帮扶、关爱、监护“四大平台”,切实为全区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近2万人次。保障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坚持“两为主”政策,尽力扩大公办学校资源,积极稳妥做好中心城区义务教育招生工作,2016年以来,保障了6006名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三是突出项目建设,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编制并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20年)》,加快推进庄店幼儿园等10个学前教育省级债券资金建设项目,力争今年底前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实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扩大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建成苏辙中、小学并投入使用,全力推进苏洵中学等9所义务教育学校项目建设,确保今年9月全部建成招生。全面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投入4204万元对40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进行改造维修,新建校舍1.0万平方米,维修改造校舍3.2平方米,维修改造运动场4.2万平方米。加强学校信息化水平建设,累计投入7600余万元,全面建成全省领先的数字化高考听力广播系统,并为全区学校配备数字化探究实验室65个、班级数字化设备1547套、视频会议系统92套、录播教室60间,东坡区中小学校在全市率先实现校园、班级、实验室数字化。
四是突出对口帮扶,促进民族教育同步发展。制定藏区彝区支教工作计划,结合全区教育资源优势,采取“对症施援”方式开展结对。区财政每年拨付1000万元支援对口帮扶县,其中200万元用于教育帮扶,大力开展“一校一策”帮扶行动,将区内优质学校和茂县学校结对,选派学校行政到茂县对口帮扶学校挂职管理,深化结对学校教学交流,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开展送培送教活动,今年又选派7名优秀教师到凉山州美姑县支教3年。实施帮扶学校师资培训,接受帮扶学校每学期选派中层干部和教师到东坡区学校跟岗培训,接收挂职锻炼30人次,骨干教师跟岗学习5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