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东坡区民政局关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报告
2022年以来,严格落实上级关于法治建设重要指示,根据任务分工及法制建设“五年规划”工作安排,扎实推进法制进社区宣传工作,不断提升社区居民法制水平;加强行业领域法规制度学习,指导平时业务工作始终在法规制度轨道上运行,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
加强政治建设。召开党组会、职工会等40余场次,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有关精神、研究决定有关工作,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来川视察指示精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领导权,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自觉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加强组织建设。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抓实机关党建“七个基本”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按期进行机关党支部换届,持续提升机关党建水平。深入开展“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学习大实践大提升”活动,大力弘扬“忠诚团结、大爱为民、实干笃行、创先争优”眉山民政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制发《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专题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3次,持续整治“四风”,持之以恒抓好党的作风建设。开展村(居)务公开专项检查、养老服务机构管理运行情况专项检查,盯紧低保、五保、临时救助等廉政风险点加强监督检查。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举措和成效
(一)抓实城乡基层治理。一是创新建立“一核引领、三项精准、五社联动”的“135”试点工作推进机制,圆满完成省级城乡社区治理试点示范工作,2022年10月,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财政厅发布《关于2021年全省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单位绩效评价结果的通报》眉山市东坡区绩效评价为“优”,荣获一等。二是建成1个区级社工总站,9个镇街社工站、5个社区社工室;完成700人次的社工人才网络培训;积极参加全国社工考试,199人通过考试成为持证社工;建立6支社区慈善微基金,3家社区企业,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持续走深走实。
(二)依法有序进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严格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有关政策法规开展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目前全区登记社会组织共384家(其中民办非216家,社团168家)。截止12月31日依法登记社会组织新成立6家(其中民非5家,社团1家),变更27家(其中民非17家,社团10家),注销7家(其中民非4家,社团3家),民非章程核准64家,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1个,社会组织登记合格率100%。二是积极开展“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平台工作。根据“一网通办”和“互联网+监管”周任务清单,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我局在“四川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认领事项共计62项,其中行权责任清单43项,公共服务清单19项;目录编制37个主项,“一件事一次办”配置8项已测试4项,已开通3项。目前我局依申请类单个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提速80%以上,全程网办率100%,“互联网+监管”目录清单认领率达100%,完成主要考核任务100%。三是严格组织年检,扎实开展2021年度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应参检社会组织371个,实际参检229个,其中:年检合格227个,基本合格2个。并对未参检的社会组织进行电话沟通检查,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符合注销登记情形的社会组织,按法定程序办理注销。
(三)强化监督管理,推进法治建设。一是开展“僵尸型”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清理整治专项行动。组织全区各业务主管单位召开会议专题部署,共同协商整治措施,依法依规完成6家“僵尸型”社会组织的注销。二是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清理整治“回头看”工作。联合区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对全区9家行业协会商会进行现场检查,为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依法取缔非法社会组织。根据铲除非法社会组织滋生土壤的工作精神,持续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今年依法取缔非法社会组织1个,有效挤压非法社会组织生存空间。
(四)开展法律宣传,树牢法治理念。适时组织基层政权、养老、未保、社会救助、社会事务、婚姻登记8人宣讲小分队,及时向社区居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收养)》等法律法规,耐心细致向社区居民讲解相关政策规定、办理程序、审批权限,同时依托社会工作服务站,每月组织一次法治宣传。一是指导社区居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激发参与社区共建热情,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二是从自身做起,警惕养老骗局,远离非法集资,提高保护未成年人意识,形成社会认同、共同关注,自觉做好老幼关爱。三是正确掌握各项惠民政策、婚姻登记相关规定,熟悉具体办理流程,保障切身利益不受损。号召从我做起,自觉做到知法、守法、奉法,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16个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累计组织宣讲活动18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受益群众30余万人次,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民政力量。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工作开展以来,我局在法治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具体实践中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具体实践中尚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执法仍需进一步规范;需加强普法教育,提升公众法治意识;村(社区)干部人员少,事务繁杂,如果没有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该项活动很难长期持续下去,有活动流于“一阵风”现象。
四、下一步打算及工作建议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要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定期培训制度,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法律法规,有效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加强普法教育。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优势,依托“互联网+”积极开展多形式法治宣传,加强公益普法宣传力度。
(三)继续规范依法行政。一要完善政策体系。要及时修订和完善与民政法律法规相适应的地方规范性文件,加强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民政政策体系。二要规范行政程序。要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确认等方面的基本程序,特别是殡葬管理、社会组织登记、婚姻登记等方面,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标准,细化办事流程,规范操作程序。
(四)贯彻落实《四川省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指导目录》,建立健全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购买公共服务相关政策措施。
眉山市东坡区区民政局
2022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