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会文现场答记者问:一天一天保,一座城一座城守,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7月25日10时,在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解读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第五场)——切实打好‘三大攻坚战’”新闻发布会上,环境保护厅厅长、党组书记于会文就相关问题回答了媒体提问。
四川日报记者: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现在在全国各地进行,发现了一些假装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的现象,下半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将来到四川,请于厅长评估一下四川能否顺利过关。此外,现在我们省正在进行省级环保督察“回头看”,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老百姓反复投诉的问题,这种现象请问于厅长怎么评价?
于会文: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可以说是去年中央环保督察的升级版,揭丑曝光丝毫不留情,追责问责丝毫不手软。到目前为止,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已经完成了对十个省的“回头看”,拘留464人,约谈加问责的人数超过了7000人,责令2万多家企业整改,立案处罚的企业有5000多家。梳理发现,第一批中央督察“回头看”,中央“紧盯不放”的是这五个主要方面:
◆ 本辖区的环境质量是否做到“只能更好,不能更差”,跟同期上年比是否不升反降;
◆ 整改销号是否真实,“回头看”是否是虚假整改、敷衍整改和表面整改;
◆ 群众举报投诉问题是否整改到位;
◆ 重点疑难问题要深挖细查,搞清背后原因;
◆ 新官不理旧账,只管新问题不改老问题。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预计今年第四季度进驻四川。从前期我们已经开展的环保督察省级“回头看”情况来看,尽管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我省的89项整改任务总体有序推进、整改有力,但假装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情况确实还不同程度存在。能否经得起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的检验,目前的情况我还不敢打包票。但是我坚信,只要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继续共同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小问题少出、大问题不出。
无论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战役,还是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都得把人民群众的诉求摆在第一位。大部分老百姓投诉举报的环境问题,如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等,对全省生态环保大局来说也许是小事,但是对老百姓自己来说都是天大的事,直接影响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所以,真心实意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一直是生态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截至目前,中央环保督察组移交我省的8966个信访问题已整改完成90.2%,省级环保督察发现的8924个问题已整改完成93.2%,群众关心关注的环境问题整改总体上来说是有力有效的。但是,一些地方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被动干和主动干的问题。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有些环境问题往往是在上级督查后,才被动应对,督一下动一下。又比如,举一反三问题。有的地方只整改环保督察指出的具体点位问题,缺乏两个“举一反三”:一个是对这个点位周边的其他明显环境问题视而不见、按兵不动;另一个是对辖区内同类型的环境问题不梳理、不总结、不举一反三。
总之,对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我们一定要按照清华书记的要求,在思想上有这样的认识:环保督察不是来找别扭的,是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借势借力,真正提高认识、提高站位,主动履职,严格对标对表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的标准和要求,对照督察反馈的89项整改任务,采取“清单制+责任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严格整改销号办法,坚决做到达不到标准的不销号、问题反弹的不销号,特别是对群众反复投诉的问题要重点解决、实实在在解决、举一反三解决。大家一定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紧紧抓住余下的两个多月这个有限的窗口期,下真功夫、花大力气,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既经得起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的检验,更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四川广播电视台: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上半年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下半年又如何将沱江流域这个“金腰带”变身为“绿腰带”,怎样让水环境的治理变成常态呢?
于会文:四川是“千河之省”,水情也是最大的省情之一,特别是对80多个国控水质断面的达标,要保证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还要保证一江清水向东流。所以,对水的质量高度重视。目前最大的问题还集中在沱江流域,沱江占全省水资源量的3.5%,却承载了全省25%的人口和30%的GDP,因此我们下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今年上半年沱江的16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以上的达到9个,优良比率达到56.3%,是去年同期优良率的4倍多,劣Ⅴ类的断面是两个,沱江水质的改善充分说明治理路径是正确的,措施是对头的,发力是精准的,成效是明显的,所以沱江这么难治,我们都达到了比较超预期的水平,更树立了我们治好水的信心和决心。
事实也证明,各地干和不干大不一样,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的乐观,因为水的问题是历史形成,稍一疏忽就会反弹,总结一下,治理好沱江要做好“五个干”:
◆谁来干。去年以来,省委安排邓小刚副书记和杨洪波副省长担任省级河长,流域7个市的市委书记来担任断面河长,各部门整合资源帮助指导精准发力,从顶层设计这个层面属于高规格配备。
◆科学干。治水和治气一样,技术、职业、专业非常强,因此去年就请了四位院士和十几位专家组成沱江流域的专家顾问团,然后组织这些专家,对主要河流包括支流,沿江踏勘,精准发力。
◆精准干。治河的招很多,比如城区的黑臭水体的治理,最关键的要抓住三个方面,干管截污、清洁底泥、雨污分流。大河治理也一样,必须要抓住最管用的几招精准发力。
◆创新干。在沱江治理上我们进行了创新,一是对整个沱江实行超低排放限值;二是对一条流域立法,现在省政府法制办已经提交到省人大了;三是针对整个沱江流域,组织专家编了一个全省的污染防治规划;四是对沱江制订了三年的达标规划,分别是2018年的冲刺,2019年的决战,2020年的达标,同时省环保厅组织力量专门成立了沱江研究所,把省内的资源集中在沱江全力攻关。
◆监督干。三大战役办总协调总调度,对沱江实行一周一通报,重大的事情和重大的安排由邓小刚副书记和杨洪波副省长亲自安排、亲自过问,亲自要求,另外专门成立了一个跨区域跨流域跨部门的联席会议,同时加大执法检查。
推动全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刻都不能停,必须一天一天保,一座城市一座城守,因为稍有松懈就不行,大气的质量春天好不算好,冬天好才是真的好!水的质量一时好不算好,一直好才是真的好!我们就是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