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眉山市2016年县域经济发展改革重点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眉山市2016年县域经济发展改革
重点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
2016-09-30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单位、部门:
《眉山市2016年县域经济发展改革重点工作推进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9月26日
眉山市2016年县域经济发展改革
重点工作推进方案
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夯实多点多极支撑发展基础,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县域经济发展改革重点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川办函〔2016〕10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眉山市2016年县域经济发展改革重点工作推进方案。
一、推进县域基础设施建设
(一)加快完善县域路网。加快推进“三横六纵”市域高速公路网。加快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眉山段、仁沐新高速公路仁寿段建设,新开工成乐高速公路扩容项目,加快成雅高速公路扩容、成赤高速公路扩容、成宜高速公路、蒲井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两横八纵六联两环”一级公路网。加快工业大道、滨江大道、岷东大道、天府仁寿大道、洪雅至峨眉山旅游快速通道建设,新开工建设环天府新区快速通道、太和大道,加快天府仁寿大道黑龙滩至眉山段、仁洪快速通道仁资段、红星路南延线、仁简快速通道、丹棱至蒲江快速通道、岷东新区至黑龙滩快速通道、天府仁寿大道与岷东大道连接线、彭山西山旅游环线、成赤高速仁寿互通至成宜高速连接线、眉山环城公路、黑龙滩环湖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完成100公里县乡公路、400公路通村公路建设。(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投促局)
(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30.11万亩,整合项目集中打造东坡尚义、彭山谢家、丹棱仁美、仁寿城堰、青神瑞峰、洪雅花溪等11个万亩千亩示范区。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穆家沟水库、白马湖、蓝妖庙水库、龙池寺水库、观音崖水库新建工程、岷东新区水利综合治理项目、复兴水库、天生堰水库扩建工程、核桃堰水库连通工程等项目以及黑龙滩、通济堰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林业局)
(三)着力提升电力、通信等保障能力。2016年,新增眉山市城市生活垃圾环保发电项目、装机容量3万千瓦,洪雅县凯迪生物发电项目、装机容量3万千瓦。到2017年底,完成全市285个小城镇和中心村农网改造升级,覆盖农村居民人数79.3万人。加快建立完善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相协调的干线传输网,加强宽带通信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国家“宽带雷速体育_中国足彩网¥在线直播”战略,加快无线宽带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宽带网络和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一批重点中心村镇率先成为“全光网村镇”。(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国网眉山供电公司)
二、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全面实施“眉山制造2025”规划,围绕机械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化工及化工新材料、新型建材4大传统产业以及新一代电子信息、新能源及金属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产业、园区、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精心组织政府采购产品交易会,大力宣传全市工业企业产品,优先采购“眉山制造”产品;积极推进工业企业闲置资产处置盘活,跟踪服务已签约的30户、总投资45亿元的闲置项目落地,确保流转的存量土地、厂房和生产设备有效利用。全年完成工业投资39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完成更新改造投资280亿元。(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委农工委、市商务局、市投促局)
(五)大力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围绕“两城三园七片”布局,推动全域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发展,确保2016年 “东坡味道” 实现销售收入650亿元,粮食产量稳定在160万吨以上,乡村旅游产值达到150亿元,农民收入水平持续增长。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保持在45%以上,水域面积比例达9.5%。到2017年,按照现行标准,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实现脱贫。重点抓好四川国际马来清真食品产业园项目、光友薯业年产5万吨水晶粉丝项目、雷速体育_中国足彩网¥在线直播泡菜城年产9万吨有机泡菜深加工项目、东坡区蔺草—晚稻示范园、彭山区观音葡萄主题公园、仁寿县富家蜜柚园、洪雅县天府茶博园、洪雅县现代畜牧业观光旅游园区等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委农工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投促局、市农业局)
(六)促进“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大发展。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强化信息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仁寿县、洪雅县、青神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和丹棱县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力争县级电商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0%以上,培训农村居民电子商务应用人才1万人次。建设“东坡味道”电子商务综合平台,引导县域企业积极参加市场联动拓展“三大活动”,复制推广青神“兴龙易站”电商经验。组织“惠民购物全川行动”系列促销活动300场以上、组织企业参加“川货全国行”活动13站以上、参加“万企出国门”境内外经贸活动30次以上。加快推进眉山市大数据中心、彭山区苏宁电商西部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委农工委、市投促局)
(七)大力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强力推进彭祖山天成云盟国际健康养生养老文化项目、瓦屋山景区项目,力争2016年分别完成投资3亿元、2亿元。加快推进洪雅县创建省旅游强县,七里坪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雷速体育_中国足彩网¥在线直播泡菜城、仁寿湿地公园、雷速体育_中国足彩网¥在线直播竹艺城创建4A级旅游景区,黑龙滩风景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新建乡村旅游经营点15个,创建特色乡镇2个、精品村寨3个、精品特色业态经营点15个、星级农家乐和乡村酒店20个、乡村旅游类3A级景区2个,新增旅游扶贫示范村2个,通过乡村旅游减贫1909人以上。(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旅游局、市委农工委、市发展改革委)
三、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八)加强县域和重点镇规划建设。以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抓手,优化县域空间结构,提高县城和重点镇规划建设水平,构建以县城为中心、重点镇为支撑、一般乡镇和中心村为基础的县域村镇体系。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居民就地就近城镇化,促进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以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为重点,抓好洪雅县省级宜居县城试点。深化“百镇建设行动”,坚定不移做优小城镇,大力推进10个国家级重点镇、13个省级试点镇和22个市级特色镇建设,13个省级试点镇完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亿元以上,就近就地吸纳转移农业人口16000人;带动全市小城镇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2亿元,吸纳农村人口23600人。(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九)继续抓好“百万安居建设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强力推进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大力实施危旧房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开展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工作。开工建设危旧房棚户区改造16858套(户),实施棚改货币化安置5467套(户),改造农村危旧房1392套(户),实施农村安居工程11700套(户),发放租赁补贴1870户,力争完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49.58亿元。(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十)积极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主动融入新型城镇化,优化完善县域新村总体规划。依托国家、省、市重点镇及景区、园区,大力改善农村道路、能源、环保、信息等产业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有主导产业支撑、常住人口较多、基本功能形态具备的村落。加大传统村落民居保护力度,保护修缮有地域特色、民俗特点、悠久历史、优美风光的传统村落民居。2016年,新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300个,新建农村廉租房359套(户)。(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委农工委、市城乡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一)大力抓好就业创业工作。认真落实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的政策,推广彭山、仁寿农民工返乡创业经验,加快创业孵化园区(孵化基地)建设,各区县分别建成一个创业孵化园区(孵化基地)以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组织实施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农民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劳务品牌培训和贫困家庭劳动者技能培训,逐步建立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60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0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民政局)
(十二)加快农村和特殊困难地区社会事业发展。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对全市义务教育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和作业本,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所。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新、改(扩)建中小学校舍5万平方米。抓好职业教育,资助中等职业学生4900人。从今年秋季起,对全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职(含技工)学生和新入学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分别给予每人每年1000元和4000元的学费补助和生活补助。加强基层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完成6个乡镇卫生院和50个村卫生室建设。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分级诊疗制度,巩固取消“药品加成”成果,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县域就诊率达90%以上。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机制。加快未达标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新、改(扩)建,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教体局、市卫生计生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文广新局、市发展改革委)
(十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巩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扩大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医院范围。继续以建筑业等高风险行业参保为重点,实施工伤保险专项扩面“同舟计划”。2016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力争分别达到29.25万人、158万人、9万人、301.7万人、16.71万人、14.12万人。(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卫生计生委)
五、大力推进脱贫攻坚
(十四)全力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一步复核完善贫困信息资料,规范档案管理分类,做实做细基础工作。细化制定“五个一批”减贫行动计划和“18个专项”扶贫攻坚方案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和具体工作举措,有效推动专项扶贫落地。深化结对帮扶,督导完善贫困村脱贫发展和贫困户脱贫帮扶年度规划,落实帮扶项目。修订完善贫困村、贫困户退出标准和程序,建立精准脱贫台账。做好建档立卡信息采集动态管理,建立扶贫信息系统数据对接共享机制。聚焦彭山区、丹棱县、青神县和4个省定贫困村脱贫年度目标,精准落实帮扶项目,确保扶贫项目规划落实到户。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突出眉山特色,重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低保政策兜底和医疗救助帮扶,力争退出省市级贫困村101个,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6万,完成易地扶贫搬迁7088人。(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扶贫移民局、市发展改革委和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十五)实施移民搬迁和灾后重建帮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搬迁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和预警预报,为集中安置区提供便利的生产、生活要素保障。完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培育发展后扶产业,强化就业技能培训,确保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对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难以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因灾避险的3.29万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搬迁安置,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扶贫移民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
六、深化县域综合改革
(十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的确权登记工作,加快农村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设施确权登记工作。2016年,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327万亩,集体林权确权登记290万亩、颁证280万亩,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农村土地承包地流转面积40%以上。在彭山区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机制,积极发展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咨询等中介组织。加快推进彭山区 “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和青神县省级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健全融资担保机制和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化、规范化,切实有效降低融资成本。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市级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发布平台。支持各区县依托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加强与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沟通联系,实现网络互联、信息互通。(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委农工委、市林业局、市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水务局)
(十七)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探索成立土地流转服务公司,引导承包土地规模和规范流转。积极探索“三级土地预推——雷速体育_中国足彩网¥在线直播交易——风险前置审查——应急平台处理”土地流转体系,实现“农民流转有收益,业主投资得效益,政府服务做公益”三方受益。完善农地租赁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和土地流转监测体系,规范土地流转市场运行,严格监管、防范风险。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带动农民开展产业化经营。加快培育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化重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规范化建设,积极落实相关扶持政策措施。全市新培育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以上、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20户以上、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0户以上。(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委农工委、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国土资源局)
(十八)优化提升“两扩两强”改革。进一步深化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完善市、县、镇三级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向扩权试点县进一步下放市级管理权限,增强扩权试点县承接管理权限能力。支持县、镇实施扩权强镇改革试点,下放部分县级行政、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深化百镇建设行动,大力实施“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十九)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统筹安排使用。建立联席会议、规划衔接、信息共享、联合审核制度,设立涉农资金整合专户,对投向相近、目标相似、来源不同的涉农资金进行整合,重点向“两城三园七片”以及扶贫攻坚重点区域倾斜。积极探索涉农项目、农业补贴资金重点向新型经营主体和主要农产品倾斜。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机制,抓好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试点,探索支农资金“补”改“投”试点。(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财政局、市委农工委、市发展改革委)
(二十)创新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符合条件的县级信用联社改制为农商行,加快发展村镇银行。鼓励保险机构调动更多保险资源进入农业、农村领域,加强农村保险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涉农保险覆盖面和保障程度。支持保险公司开发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探索开展特色农业保险试点,继续推进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和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将优质企业纳入全市上市和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动态管理,及时更新调整,实施“分类指导,梯度培育”,抓好县域企业上市和直接融资培育。(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政府金融办、市财政局、人行眉山市中心支行、眉山银监分局、市委农工委)